發展代工業務、收購Tower半導體建新廠、基辛格能否讓英特爾逆轉頹勢?
北京時間2月23日早間消息,據報道,帕特里克•基辛格(Patrick Gelsinger)18歲就成為了英特爾的技術員,在工作了30年之后被迫離開。去年,他又以CEO的身份回歸,肩負著振興公司的艱巨使命。建新廠、發展代工業務、收購芯片廠商Tower半導體……帶著這一系列新動作,基辛格能讓英特爾力挽狂瀾嗎?
在20世紀90年代,英特爾便家喻戶曉,可謂是硅谷標桿企業。如今這家擁有12萬名員工的大廠卻失去了在芯片制造領域的領先地位。如今,60歲的基辛格特別熱衷于一件事:重振英特爾。
在PC時代,英特爾微處理器是絕大多數計算機的大腦,被譽為“創新的源泉”。但遺憾的是,英特爾沒能趕上智能手機時代的浪潮,如今智能手機早已超過電腦,成為大多數人上網的主力設備。如今,蘋果和Google成長為硅谷的象征。
重振英特爾,不僅是英特爾的迫切需求,也是基辛格自己的雄心壯志的一部分?;粮襁€是一名年輕的工程師時,他就曾寫下“有朝一日將領導英特爾”的目標。但在2009年,基辛格被迫離開英特爾,加盟EMC。直到去年,在離開了11年后,基辛格又以CEO的身份重回英特爾。
若要重振英特爾,基辛格面臨許多挑戰。管理一家價值2000億美元的公司,同時追求將美國芯片產能從目前的約12%提高到30%的目標,需要數百億美元的資金,要處理好政府關系,還要有足夠的耐心。
基辛格在采訪中承認了這些困難,但表示并未退縮。今年3月,他公布了一項200億美元的投資項目,在美國鳳凰城新建兩家芯片工廠。上個月,他又宣布在美國俄亥俄州投資200億美元,建兩座先進芯片廠。本周二,英特爾又宣布以54億美元收購以色列半導體公司Tower Semiconductor。
為爭取美國政府支持,基辛格在線參加了三次白宮會議,與20多名國會議員和4名州長進行了會談。在一項520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中(向愿意在美國建設新芯片工廠的公司提供補貼),他成為了拜登的關鍵盟友。在歐洲,基辛格會見了法國**伊曼紐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 )、意大利**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以及其他一些國家的**。
對于基辛格而言,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520億美元的一攬子資金計劃在眾議院擱置了幾個月,終于在本月獲得通過。
18歲進入英特爾
16歲那年,基辛格通過了一項獎學金考試,進入了營利性職業學校“林肯技術學院”(Lincoln Technology Institute),并在那里獲得了“副學士學位”(兩年制職業學院頒發)。
1979年,他在技術學院接受了英特爾一位經理的面試。面試官英特爾前高管羅納德•史密斯(Ronald Smith)表示,他了解英特爾,對答如流,并相信自己可以一邊工作,一邊讀完博士。史密斯在這次面談的記錄中寫道“他很聰明,有野心,也很自我,很適合這份工作。”
隨后,基辛格飛到英特爾加州總部去面試。1979年10月,他開始在英特爾擔任技術員。在圣克拉拉大學攻讀學士學位期間,基辛格的主要工作是提高微處理器的可靠性。
很快,他就開始和芯片設計師們打成一片,并提出更有效的芯片測試方法。1982年,他成為英特爾80386微處理器團隊中的第四位工程師。
1985年,基辛格在一次演示中,向英特爾高層羅伯特•諾伊斯(Robert Noyce)、戈登•摩爾(Gordon Moore)和安迪•格羅夫(Andy Grove)抱怨說,公司笨拙的電腦阻礙了芯片開發進程。
當時,格羅夫擔任英特爾總裁,他鼓勵級別較低的員工用合理的觀點多多挑戰上級領導。幾天后,基辛格突然接到了格羅夫的電話。此后,格羅夫開始指導基辛格,持續了30年。
1986年,格羅夫說服基辛格不要去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而是任命他帶領上百人的團隊,設計80486微處理器。年僅24歲的基辛格最終獲得了8項專利,1992年成了英特爾最年輕的副總裁,2001年成為英特爾的首任首席技術官(CTO)。
昔日霸主錯失移動時代
本世紀頭十年的中期,基辛格在英特爾內部的地位發生了變化。格羅夫于2004年從董事會主席職位上退休,另一位高管保羅•歐德寧(Paul Otelini)在2005年被任命為CEO(歐德寧已于2017年去世)?;粮裾f,他成為了英特爾高管團隊中的一個“不和諧的聲音”。
基辛格說,歐德寧后來敦促他離開。2009年,基辛格接受了數據存儲設備制造商EMC的邀請,擔任其總裁兼首席運營官(COO)。在英特爾工作了30年竟這樣收場,基辛格后來表示:“對于那次離職,我感到非常憤怒。”
2012年,基辛格成為EMC控股的軟件公司VMware的CEO。他經受住了那里的挑戰,雖然在云計算服務市場挑戰亞馬遜以失敗告終,但基辛格擴大了公司的業務,營收幾乎變成了以前的三倍。
與此同時,英特爾的業務卻出現了下滑。幾十年來,英特爾在提供常規工廠先進技術(將更多計算能力整合到芯片中)方面一直處于行業領先地位。但在完善新生產流程方面的拖延,使得臺積電和三星電子等競爭對手,在2015年至2019年間搶占了制造技術的領先地位。如今,臺積電為數百家公司代工芯片。憑借先進的制造技術,供應著全球90%以上的芯片。
在移動設備市場的遲鈍,也讓其蒙受損失。2005年,在說服蘋果在Macintosh電腦中使用其芯片后,英特爾本有機會在2007年首次亮相的iPhone手機中贏得一席之地。但歐德寧2013年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他拒絕了這個機會,因為蘋果為芯片支付的價格太低,導致英特爾無法盈利。
歐德寧也承認,這一決定令他感到后悔,導致蘋果在智能手機,以及后來的平板電腦中使用了與之競爭的ARM技術。此外,三星和其它Android設備也使用了ARM芯片。最近,蘋果又開始在許多新Mac電腦上使用ARM芯片。
英特爾的一些前員工也承認,歐德寧和他的繼任者優先考慮英特爾的利潤率,而沒有冒險進入新市場,并包抄競爭對手。
隨著人們對英特爾未來的質疑紛至沓來,基辛格又被視為可能的救世主。但他堅稱,自己致力于VMware。在2018年拉斯維加斯的一次會議上,他還在手臂上紋了一個臨時紋身,上面印著“VMware”。
到了2020年的感恩節前夕,英特爾的一位董事邀請基辛格加入公司董事會。隨后,基辛格先去征求了戴爾公司創始人邁克爾•戴爾(MichaelDELL)的許可。當時,VMware由戴爾公司控股。戴爾表示:“如今英特爾有難,而基辛格是能幫上大忙的人。”
在圣誕節前的一次晚宴上,兩名英特爾董事會成員問基辛格,是否愿意考慮出任英特爾CEO一職?;粮窈髞碚f:“這毀了我的圣誕節假期。”他和妻子走了很長一段路,商量該怎么辦。最終,這對夫婦的結論是:英特爾的規模和影響力,將為基辛格提供一個全球平臺,能讓他更好地推廣芯片技術。
對于如何扭轉英特爾的頹勢,基辛格已有想法。有傳聞稱,英特爾正在考慮剝離其制造業務。但基辛格認為,穩定的芯片需求將使擁有工廠的芯片廠商處于有利地位。
他起草了一份擴大英特爾制造業務的計劃。此外,他還想效仿臺積電,為其它公司制造半導體,而不僅僅是英特爾自己的處理器。成為代工服務廠商,還可以緩沖美國未來的供應鏈沖擊。
2021年1月,在與英特爾董事會舉行的一次在線會議上,九位董事一致支持他的制造擴張戰略。2021年2月15日,基辛格正式出任英特爾CEO一職。他的年薪為125萬美元,獎金最高可達340萬美元,外加一次性股權獎勵。如果英特爾股價達到特定的長期目標,獎金可能高達1.1億美元。
代工計劃備受質疑
隨著疫情最初帶來的居家隔離和線上辦公,各種電子產品銷量上升,擾亂了芯片生產。芯片短缺成困擾全球的突出問題,連豐田等汽車工廠甚至都暫時關閉部分工廠。在席卷全球的芯片危機中,基辛格臨危受命,達成了自己最初的夢想——領導英特爾。
美國官員們擔心對其它地區芯片供應商的依賴。去年6月,參議院在兩黨的支持下通過了一項520億美元的刺激計劃,即《芯片法案》,旨在促進美國芯片生產。
去年3月,基辛格宣布了英特爾的制造擴張計劃,包括代工計劃和價值200億美元的亞利桑那州項目。10月份,英特爾第三季度營收不及華爾街預期,基辛格詳細說明該計劃對公司有長期的財務影響,導致英特爾市值一度大跌9%,一天內就縮水了近250億美元。
批評人士質疑英特爾能否在制造技術上趕上臺積電和三星;而其它人則對代工計劃持懷疑態度,因為認為資金比較多的芯片大廠是不會把代工業務交給作為對手的英特爾的。
臺積電的生產流程經過調整后,可以生產多種芯片;而英特爾則是以嚴格標準化生產微處理器而聞名。芯片初創公司Cornami的瓦爾登•萊因斯(Walden Rhines)稱:“這與代工業務所需的靈活性恰恰相反。”
基辛格則反駁說,英特爾的代工業務吸引了高通的興趣?;粮癖硎舅拈L期投資最終會得到回報,他說:“我們要大膽地抓住這一時機。”
與此同時,基辛格也向政府官員示好,以支持美國和歐洲的芯片制造計劃。去年9月,他出現在華盛頓,游說眾議院批準《芯片法案》。在那里,他會見了由民主黨和共和黨代表組成的“問題解決小組”的24名成員。
出席會議的密歇根州民主黨眾議員黑利•史蒂文斯(Haley Stevens)表示,基辛格清楚地表明了利害關系,而且能把他的計劃說得很細節,而不是泛泛而談。
10月,該小組正式批準了這520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史蒂文斯稱,基辛格的陳述,是這一決定的“徹頭徹尾的倡導者”。
今年1月21日,基辛格又抵達白宮,宣布投資至少200億美元在俄亥俄州興建芯片工廠,這將是該公司40年來第一個新的美國制造園區。當基辛格大步走上講臺時,拜登還拍了拍他的肩膀,還開玩笑地稱他為“老板”。
當天晚些時候,基辛格就飛往哥倫布市,與州和地方官員會面。他說,英特爾希望在未來十年內投資1000億美元,在俄亥俄州1000英畝的土地上建造8座工廠。這將使俄亥俄州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芯片生產基地之一。
他說:“我們就是幫助‘把硅放入硅谷’的那家公司。今天,‘硅腹地’正式啟動。”
相關文章:
- 2019年蘋果超越三星再成最大半導體買家
- 半導體和手機業務雙雙下滑,三星該拿什么拯救自己?
- 中科院研發低維半導體技術:納米畫筆“畫出”各種芯片
- ARM宣布向初創企業免費開源半導體設計知識產權
- 芯片破壁者:回看日本半導體的傾塌
- 華為“塔山”半導體計劃完全不用美國技術?海思員工回應:沒聽說過
- SEMI國際半導體協會:請求寬限華為禁令120天
- 應對美國政府限制 中國擬全面支持半導體產業
- 2021年全球半導體行業銷售額將增長8.4% 行業并購將繼續
- 得益于蘋果芯片訂單 臺積電的發展速度將領先于半導體行業
- 芯謀研究助力南京半導體:2021 IC中國·揚子江峰會召開
- 產品全覆蓋,小華半導體光速進軍家電領域
- 三星:西安半導體工廠已恢復正常運營
- 羅技CEO:半導體短缺將貫穿整個2022年
- 瞄向芯片半導體制造環節 默克電子2025年前新增在華投資10億元
- 聯想確定造芯片:全資半導體公司已于上海自貿區注冊
- 歐盟出臺政策鼓勵半導體投資 同時啟動數十億歐元的科技基金
- 2021年全球前十大半導體買家:蘋果高居榜首 聯想第3
- 英特爾以近60億美元收購高塔半導體 加強代工業務布局
- 半導體和芯片有什么不同?